三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主要讲了什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同步资料
知识点
01 我会写
生字 音节 音序 部首 组词
晨 chén C 日(清晨、早晨、晨光熹微)
绒 róng R 纟(绒毛、绒布、绒球)
球 qiú Q 王(地球、绒球、足球)
汉 hàn H 氵(汉族、汉语、汉字)
艳 yàn Y 色(艳丽、鲜艳、艳阳)
服 fú F 月 (衣服、服装、服从)
装 zhuāng Z 衣(军装、西装、假装)
扮 bàn B 扌(装扮、打扮、扮演)
读 dú D 讠(读书、读音、朗读)
静 jìng J 青(安静、寂静、平静)
停 tíng T 亻(停止、停顿、停放)
粗 cū C 米( 粗壮、粗细、粗心大意)
影 yǐng Y 彡(影子、黑影、身影)
02
我会认
坝 bà B 土(大坝、堤坝、坪坝)
扬yáng Y 扌(飞扬、飘扬、高扬)
摔shuāi S 扌(摔跤、摔倒、摔跟头)
跤jiāo J 足(跌跤、滑跤、栽跤)
凤fèng F 几(凤凰、凤梨、凤尾竹)
洁jié J 氵(洁白、整洁、清洁)
03
多音字
打dǎ(打扮)dá(一打)
好hǎo(好像)hào(好奇)
晃huǎng(明晃晃)huàng(摇晃)
分fēn (分开) fèn (分外)
干gān (树干)gàn (干活)
04
近义词
鲜艳——艳丽 飘扬——飞扬 敬爱——尊敬
安静——宁静 粗壮——强壮 热闹一一吵闹
绚丽多彩——五彩缤纷
05
反义词
艳艳——暗淡 安静——热闹 许多一一稀少
古老——现代 洁白——乌黑 敬爱一一仇视
06
理解词语
鲜艳:鲜明而美丽。
绚丽多彩:绚丽,灿烂美丽。形容色彩丰富华丽。
敬爱:尊敬热爱。
飘扬:在空中随风飘动。
招引:吸引。
好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边疆:靠近国界的领土。
粗壮:指粗大而结实。
07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写孩子们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
第二部分(2-3):写孩子们上课和下课时的情景。
第三部分(4):总写学校的美丽可爱,表达“我们”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08
句子解析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高高兴兴地朝着一个共同一个地方──学校走去。这句话描绘出众多的学生由远及近汇集而来的壮观景象了。
2.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这句话告诉我们这是一所民族团结的学校。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过着幸福的学习生活。
3.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这一句课文作了提示“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这是想象的句子。这句话中连续用了三个“向……”,写出了学校的生活的美好,孩子们来到学校时的欢快心情。
4.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写出了操场上到底怎样热闹,课间活动丰富多彩,引得小动物心生羡慕,也前来看热闹。课文用拟人的手法把小鸟,松鼠、山狸写成了会看热闹的人,小动物们的出现更加突出了民族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也突出了孩子们的愉快心情。
09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2.边读边想象,说说这所学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这所学校学生来处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穿戴不同,却在一起上课、一起读书、一起跳舞、一起游戏,而且这儿的山林里的朋友都可以到学校听讲……
3.请你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大家在大青树下是怎样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的,并选择其中一项写一写当时的情景。
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跳得可精彩了!一会儿像是孔雀在林中散步,一会儿像是在小溪边喝水、梳理羽毛…… 一只只小孔雀美丽极了。
4.课文中写孩子们上课下课的情景时,为什么要写小动物的表现?
一是这些小动物的出现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二是从侧面写出了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连小动物们都被吸引住了;三是突出下课后孩子们跳舞、游戏时的欢乐愉快和自由自在,引得小动物们心生羡慕,前来看热闹,从而说明这是一所充满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
10
课文主题
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民族小学的自豪与赞美之情。
11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一、朗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有新鲜感的词句”是指运用比拟、比照、比喻等等修辞手法的有关词句,使用修饰限定方法写具体形象的有关词句,以及进行细致描述细节的有关词句。而这样的词句,学生读后感到写得生动有趣、具体形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高高兴兴地朝着一个共同一个地方──学校走去。这句话描绘出众多的学生由远及近汇集而来的壮观景象了。句子中用了三个“从……”相似的结构的词语,和“有……有……有……还有……”让我们一读就在脑海里能形成清楚具体的画面,读起来朗朗上口,形成一定的语势,给我们有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的词句,我们叫它为“有新鲜感的词句”。
2、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这句话告诉我们这是一所民族团结的学校。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过着幸福的学习生活。“穿戴不同”“鲜艳的服装”“绚丽多彩”形成“绚丽多彩的学校”画面。
3、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这一句课文作了提示“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这是想象的句子。这句话中连续用了三个“向……”,形成“进行各种活动”的画面。写出了学校的生活的美好,孩子们来到学校时的欢快心情。
4、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句话写出了操场上到底怎样热闹,课间活动丰富多彩,引得小动物心生羡慕,也前来看热闹。句子用拟人的手法把小鸟,松鼠、山狸写成了会看热闹的人,小动物们的出现更加突出了民族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也突出了孩子们的愉快心情。
5、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作者把树枝、鸟儿、蝴蝶和猴子当成人了,成了朋友,所以作者说这些山里的朋友“都在听”“好奇地听”。
二、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参考示例:①这所学校有古老的铜钟、大青树、凤尾竹等独特的景物。
②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穿戴不同,却都成了好朋友,在同一间教室学习,一起读书,一起做游戏。
③同学们读书时,山林里的朋友都好奇地听着;同学们做游戏时,小动物们也赶来看热闹。
三、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
参考示例:
在那个明亮的图书室里,同学们都乖乖地坐在桌子前面看书。那里好安静啊,只有偶尔翻书的声音。我看到同学们的表情都不一样,有的看起来有点困惑,有的则是微笑着,像找到了什么好玩的东西。还有的同学眼睛紧紧地盯着书,好像完全被书里的故事吸引了。
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都跑到操场上玩。有人在打篮球,有人在踢足球,还有人在跑步。我还看到一些同学在玩“老鹰捉小鸡”,真的好开心啊!
上课的时候,我们都坐得直直的,等着老师来上课。老师走进教室,对我们说“上课”,然后班长就会喊“起立”,接着我们一起说“老师好”。我觉得这样的仪式好有趣啊!
在教室里,我们会一起学习、一起思考,还会一起讨论问题。我觉得这样的课堂真有趣!
在图书室里,大家都在安安静静地看书,没有人说话,只有翻书和写字的声音。
下课的时候,我和朋友们跑到操场上玩。有的打球,有的跳绳,还有的踢毽子。我们玩得超级开心,连路过的老师都看着我们笑,还给我们点赞。
花坛那边也有好多小朋友在玩。有的靠近鲜花闻闻花香,有的在画画,还有的在跳舞。他们看起来都好开心啊!
在操场上,我们玩丢沙包。两边的同学会合作丢沙包,中间的同学要躲沙包。有一次,一个同学巧妙地躲过了沙包,我们看了都为他欢呼。
四、拓展
我知道我们中国有56个民族,我是汉族的。我知道的少数民族有苗族、白族、水族、土家族等。